一、立项依据
1.国内外现状与问题
①国内现状:
我国光伏产业发展迅速,2021年金刚线切割硅泥约60万吨。硅泥回收是光伏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,原料来自于金刚线切片废料,回收加工后的产品一般为工业硅,是生产多晶硅的主要原料。特殊处理后,硅泥可直接制备出多晶硅,是生产单晶硅的主要原料。
目前,国内普遍采用中频炉熔炼回收硅泥,该技术投资小,技术门槛低,但是环境污染较大,硅料同收率低,所生产的工业硅品质较低。
②国际趋势:
发达国家已转向真空冶金、湿法提纯等绿色技术,推动硅资源循环利用与高纯化。
2.技术发展趋势
ü物理法提纯:利用真空环境下元素蒸气压差异分离杂质,突破传统化学法的高能耗瓶颈;
ü智能制造集成:全封闭连续生产线结合自动化控制,降低人工干预与生产波动;
ü高值化延伸:将回收硅直接制备多晶硅、单晶硅,提升产业链附加值。
二、项目意义
1.推动产业进步
填补技术空白:攻克物理法多晶硅制备瓶颈,替代进口高端提纯设备;
提升产业链韧性:实现硅泥→工业硅→多晶硅→单晶硅的闭环循环,减少对外依赖。
2.助力经济建设
降本增效:硅泥回收率提升至85%以上,生产成本降低10%,产品售价提高20%;
创造产值:预计3年内形成14万吨/年硅泥处理能力,年产值达50亿元,税收贡献4亿元。
3.促进社会发展
环保效益:年减少硅粉排放1.05万吨,降低PM2.5和重金属污染;
资源可持续:推动光伏产业从“资源消耗型”向“循环经济型”转型,助力“双碳”目标达成。
三、项目内容及目标
1.项目内容
核心技术研发:
ü真空连续冶炼系统:三腔室独立抽真空+大功率泵组,实现杂质高效分离(如Fe、Al去除率>95%);
ü绿色预处理工艺:全封闭浆叶干燥造粒技术,使硅泥含水量<1%,适配后续真空冶炼。
ü智能制造升级:
ü自动化生产线:真空闸阀联动控制、AI动态调节进料速度与温度;
ü除尘与废气回收装置:粉尘捕集率>99%,废气循环利用率达80%。
2.项目目标
技术目标:
ü硅泥回收率≥85%,产品纯度达110L(Si>99.9%);
ü直接制备多晶硅纯度≥6N(电子级标准)。
产业化目标:
ü3年内建成14万吨/年硅泥处理基地,年产高纯硅5.95万吨;
ü推动20%回收硅用于单晶硅棒生产,替代进口原料。
社会目标:
ü减少硅废料填埋量30万吨/年,降低碳排放15万吨/年;
上一篇:没有了!